文/Tristan Harris
来源:BitTiger(bit_tiger)
本文作者:Tristan Harris
原文链接:
https://medium.com/thrive-global/how-technology-hijacks-peoples-minds-from-a-magician-and-google-s-design-ethicist-56d62ef5edf3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时候,总是过于乐观地将注意力倾注在其带给我们的好处上。殊不知这些看似强大的的工具背后,实则是无数挖空了心思霸占你注意力的心理绑架手段。
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中,我就将为大家一一细数这些心理绑架手段,将互联网“不那么光彩”的另一面展示给大家。
绑架手段#1:掌控了选项,也就掌控了选择

整个西方文化体系都是围绕着个体的自由与选择权建立起来的。人们总是拼命捍卫自己的自由选择权,但却忽视了自己所拥有的选项竟是互联网早已设定好的。这些并非由我们“自由选择”的选项构成了一张菜单,在仔细研究这张菜单的同时,我们往往也就忘却了菜单以外还有其他选择这件事儿。

▲当你想买牙膏时,超市给出的这张“菜单”是否限制了你的选择?
让我们来具体举个例子。想象一个星期二的晚上,你正和朋友们在外游玩。这时你们想找一个地方坐下来聊天,于是大家各自打开了Yelp,开始浏览app上有哪些附近的酒吧推荐。一行人于是脸贴着脸挤成了一团,认真比较着各自手机上的酒吧图片。这时你们手机上的那份“菜单”是否还和你们最初的需求一致呢?
我当然并非想说去酒吧不好,只是在这时,Yelp已经将这伙人最初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上哪儿继续聊天?)替换成了另一个(哪家酒吧的鸡尾酒拍照更好看?),而这一切,都是源于Yelp端出的这张“菜单”。
此外,Yelp还成功让这伙人陷入了一个错觉,即Yelp所给出的这张菜单就是其可选择的全部。当他们低着头划弄手机的时候,却错过了对面公园里的乐队表演和街角那家供应可丽饼和咖啡的快闪画廊。这些东西可都是不会显示在Yelp的菜单上的。

▲Yelp将“我们可以上哪儿聊天”的需求偷换成了“哪家鸡尾酒更好看”。
互联网正是通过这些所谓的“菜单”绑架了我们对选择的认知,从而用其拥有的选项代替了我们本该有的选项。但如果你能仔细观察一下自己面前的菜单,你就会发现它与你真实的需求其实是存在很大偏差的。
绑架手段#2:亿万人的口袋老虎机
如果你是一款app,你要如何让你的用户对你上瘾呢?答案是:把自己变成一台老虎机就行了。

▲你每天会查收几次邮件?
我们每天都会忍不住上百次地点开手机,而这一行为背后的一大原因正是令人们对老虎机上瘾的心理学概念:间歇性变量奖励(intermittent variable rewards)。
如果想将上瘾效果最大化,产品设计师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将用户的某个行为(如拉动老虎机的拉杆)与不确定的奖励联系起来。这样你只要拉一下拉杆,就有可能立即获得一个诱人的奖品,当然也可能什么都得不到。中奖率越是多变、越是无规律,上瘾效果就越好。
将这个老虎机原理和我们的日常行为对应起来就是:
·把手机从口袋里拿出来时就是在玩老虎机,其奖励是手机上可能出现的各类通知
·刷新邮箱时就是在玩老虎机,其奖励是可能收到的新邮件
·在Tinder上左右滑动时就是在玩老虎机,其奖励是可能形成的配对

▲各类App和网站都会将间歇性变量奖励散布到产品的各个细节上
绑架手段#3:让你以为会错过重要的事情
如果我能让你相信,我是一个能传递重要信息、消息、友谊,甚至性机会的渠道,那么你就很难把我关掉、取关、或是注销掉。其原因就在于,你生怕不看我就会错过什么重要的东西。
但是事实上,如果你能够正视这份对错过的恐惧的话,你会发现错过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你有那么一分钟、一秒钟没有在使用某款产品,那么你就肯定会错过几件所谓的“重要的事情”。
放下这份恐惧亦非什么难事儿。你只要能拿出一天来,逼着自己不看手机,或是直接屏蔽所有通知,就能很快从这种畏惧错过的幻想中清醒过来。简而言之,不关注就不会错过。